肝必泰 | 免疫细胞研究:免疫治疗乙肝病毒感染及其他替代方法

网络
2020-12-08
来源:网络

《国际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是荷兰发表有关肝脏病学领域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国际性权威期刊。

本文选自该刊,原文请参阅:Michel M L, Deng Q, Mancini-Bourgine M. Therapeutic vaccines and immune-based 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J].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1, 54(6): 1286-1296.

免疫细胞研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及其他替代治疗方法

【摘要】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抗病毒药物和调节免疫机能来完成。但药物的治疗效果差强人意,且价格昂贵、副作用大。所以,随着研究人员对乙肝发病机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后发现:宿主细胞对乙肝病毒的免疫缺陷是发病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人员根据乙肝发病的机理进行了基于DC、CIK和DNA等免疫疗法的试验并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免疫细胞治疗,DC, CIK,乙型肝炎,病毒

01


  前言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慢性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而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无慢性肝炎症状,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无异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正常者。

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至少有8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而我国人群中的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达10.34%,即我国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且乙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关于乙肝的全球科研攻关难题是:能否找到有效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方法。因此,科研人员根据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期间发生的免疫缺陷机制,进行了越来越多地免疫疗法试验。至今,应用免疫疗法治疗乙肝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方法大大降低了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生率。

02


  基于DNA的免疫治疗

(一) 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这种基于DNA的免疫治疗接种具有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优点,包括细胞毒性和Th1反应。在用DNA免疫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阶段试验中,已经显示出了很好地治疗效果。

(二) 病毒特异性T细胞
DNA免疫治疗接种可以诱导或增加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T细胞数量的能力。这种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的IFN-γ的T细胞反应与已知大量产生细胞因子的特定NK细胞亚群和种群的百分比增加有关。

(三) 临床试验
目前,用DNA免疫疗法治疗乙肝,已经有正在进行的**和第二阶段临床试验,试验目的是:想验证用核/tide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用。在另一项临床试验中,将70例有效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一组接受6个月DNA注射,另一组为常规对照组。试验结果发现: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

(四) 修饰的人IL-12分子DNA
为了提高DNA免疫治疗接种的有效性和拓宽免疫反应,研究人员编码了多种乙型肝炎病毒蛋白、IL-12分子和拉米夫定治疗相结合的DNA免疫联合治疗手段。在一项为期12个月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一半接受治疗的患者病毒学反应明显高于历史对照组的拉米夫定单药治疗。

03


  树突状细胞治疗

(一) HBsAg冲击自体DC
使用DC细胞作为癌症的免疫治疗方法已经在很多文献上被记载。如今,有不少的研究人员在使用DC细胞来治疗与病毒感染有关的疾病。在一项试验中,科研人员对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一项试点研究,以评估HBsAg冲击自体DC的安全性。最后试验证实:这种方法在治疗过程没有发现不良反应。

(二) DC治疗乙肝疗效
在另一项试验中,将自体DC细胞注入3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现:有一半的HBeAg阴性/抗-HBe阳性患者观察到显著的反应,如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下降。这种治疗在HBeAg阴性患者和病毒性患者中最为成功。

04


  CIK治疗

(一) CIK治疗方法
在很多的动物和临床试验研究证实:通过骨髓移植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以诱导HBsAg血清学清除,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学转换。在一项研究中,这个过程可以观察到杀伤性细胞(CIK)细胞自体输注到慢性肝炎患者中的发展。CIK细胞由异源细胞群体组成,包括具有T细胞和NK细胞标记的细胞(CD3+CD8+和CD3+CD56+)。这些细胞是通过体外刺激含有IFN-c、抗CD3抗体和IL-2的PBMC获得的。在2周的体外刺激后,CIK细胞以自体的方式被转移回患者体内。

(二) CIK方法疗效评价
在一项研究中,将21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所提取的CIK细胞经体外培育后,再通过三次静脉输液转移回病人体内。在对患者随访超过48周后发现:CIK细胞对病毒载量和HBeAg清除率有着明显显著影响,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作用。

05


  讨论

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多的国家。每年有35万人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而因为“遭遇”乙肝,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DNA免疫治疗可以用来提高免疫力,然后再用病毒载体,如痘病毒或编码相同抗原蛋白的腺病毒。这种组合产生了非常多的多功能T细胞,可以解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在治疗过程中的部分问题。DC和CIK作为免疫治疗的替代方案,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DC以及CIK在体内外可刺激T细胞,临床应用结果令人鼓舞。

【参考资料】
1. Roggendorf M, Yang D, Lu M. The woodchuck: a model for therapeutic vaccination against hepadnaviral infection. Pathol Biol (Paris) 2010;58: 308–314.
2. Al-Mahtab M, Rahman S, Akbar SM, Khan SI, Uddin H, Karim F, et al.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antiviral drugs and hepatitis B vaccine in incidentally-detected and asymptomatic chronic hepatitis virus B carriers at Bangladesh. Viral Immunol 2010;23:335–338.
3. Watanabe T, Bertoletti A, Tanoto TA. PD-1/PD-L1 pathway and T-cell exhaust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virus infection. J Viral Hepat 2010;17: 453–458.
4. Scott-Algara D, Mancini-Bourgine M, Fontaine H, Pol S, Michel ML. Changes to the natural killer cell repertoire after therapeutic hepatitis B DNA vaccination. PLoS One 2010;5:e8761.

【作者声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若有侵权之处烦请告知删除。插图无版权纠纷。